跨境購藥法律懶人包|哪些國家允許進口自用藥品?
Share
想從海外購買藥品自用?你不是唯一一個這麼想的人。隨著學名藥市場興起,越來越多患者希望透過跨境方式購買價格更合理的藥品。不過,每個國家對於「個人自用進口藥品」的合法性規範不同,有些地區允許、部分限制,也有明確禁止的國家。
這篇文章就是你的跨境購藥法律懶人包,幫你快速掌握目前主要國家的相關政策,出手前先看清楚、合法又安心。
✅ 合法允許
以下市場允許從海外進口藥品供個人使用,只要符合數量限制、藥品來源合法。部分情況需提供處方或申請進口許可:
台灣:單次限量3個月用量
新加坡:單次限量3個月用量
韓國:單次限量3個月用量
澳洲:單次限量3個月用量。12個月內累計不超15個月的用量
紐西蘭:單次限量3個月用量
日本:單次限量1個月用量,超過1個月的用量需線上申請藥監證明(Yakkan Shoumei)
中國大陸:個人可進口「少量、自用」的藥品,但無明確數量規定
⚠️ 有條件允許
美國:原則上不允許郵購海外藥品,但 FDA 有「執法裁量政策」。若病人無法在美國取得相同藥品、無替代療法、供個人使用,可被允許進口不超過 3個月用量的藥品
歐盟:僅允許個人進口在其他歐盟國家合法上市的藥品,單次限量
❌ 明文禁止
加拿大:禁止個人郵購處方藥。即便出示處方,海關仍有權沒收並處罰
香港:禁止個人郵購進口處方藥,視同非法進口
⚠️ 哪些處方藥成分被禁止進口?
即使在允許個人自用購藥的國家,也有特定藥品成分受到嚴格管制。以下類型的藥品通常禁止進口,即使用於個人治療也可能遭海關攔截或沒收:
麻醉性止痛藥成分:如 Tramadol、Codeine(可待因)、Morphine(嗎啡)
精神科用藥成分:如 Diazepam(地西泮)、Alprazolam(Xanax)、Zolpidem(安眠藥)
類固醇與賀爾蒙類:如 Testosterone(睪固酮)、Clenbuterol、Prednisolone(潑尼松龍)
強效鎮靜或抗癲癇成分:如 Phenobarbital、Clonazepam(氯硝西泮)
大麻成分:包括 THC(四氫大麻酚)與 CBD(大麻二酚),在多數亞洲國家屬違禁成分,即使含量極低也可能違法
這些成分因具有成癮性、精神活性、潛在濫用風險或需醫師嚴密監控,常被列為《管制藥品》或《精神藥品》類別,進口通常需取得特別許可或完全禁止。
特別提醒:大麻及 CBD 類產品即便在美國部分州或歐洲合法,在台灣、新加坡、日本、韓國、香港等地皆屬違法入境物品,嚴重者可構成刑事責任。
在跨境購藥前,務必查清藥品成分及目的地法規,才能合法又安心地照顧自己的健康。
📌 小結:合法自用很重要,切勿誤踩紅線
跨境購藥不只是價格問題,更關乎風險與責任。只要你確認所在地的政策允許個人自用進口藥品,且確保藥品來源合法、安全、清楚標示成分,那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保障。
Mediva 藥神直送致力於協助你取得經認證藥廠直送的健康商品,同時提供透明流程與法規說明,讓你買得安心、用得合法。
📚 想了解更多學名藥與海外直購的知識?
👉 前往我們的 健康新知專欄 查看更多實用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