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腺癌標靶治療全攻略|靶點與對應藥物一覽

肺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(NSCLC)中最常見的類型,隨著醫學進步,標靶治療已成為晚期肺腺癌的重要治療選項。本文將帶您了解什麼是標靶治療、常見的基因突變靶點,以及對應的標靶藥物。

🎯 什麼是標靶治療?

標靶治療是一種針對癌細胞特定基因突變或異常蛋白的治療方式。透過基因檢測,找出腫瘤細胞的特定變異,並使用對應的藥物進行治療,能夠提高療效並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傷害。

🧬 常見的基因突變靶點與對應藥物

靶點一:EGFR(表皮生長因子受體)突變

EGFR突變是亞洲肺腺癌患者中最常見的基因變異,約佔整體病患的50%。對應的標靶藥物包括:

1. 吉非替尼(艾瑞莎 Iressa)

第一代藥物。是最早發展的 EGFR 抑制劑,針對常見突變如 Exon 19 缺失 和 Exon 21 L858R 有良好療效。但使用一段時間後,有些病人會產生抗藥性(最常見是 T790M 突變)

2. 阿法替尼(妥復克 Gilotrif)

第二代藥物。比第一代藥物效果更強、對一些不常見突變也有效。因為作用力強,也會影響正常細胞,副作用(如皮疹、腹瀉)比較明顯。此外仍可能發生 T790M 抗藥性突變

3. 奧希替尼(泰格莎 Tagrisso)

第三代藥物。可針對 T790M 抗藥性突變(第一、二代無法對付),同時對原本的常見突變也有效。穿透力強,可控制腦部轉移。已成為目前最主流的 EGFR 標靶藥

4. 莫博賽替尼(癌剋挺 Exkivity)

特殊突變藥物。有一小部分患者會出現第 20 外顯子插入突變,這類突變對傳統的 EGFR 標靶藥物效果不佳。莫博賽替尼是第一個專門針對 EGFR Exon 20 插入突變設計的口服標靶藥物

 

靶點二:ALK(間變性淋巴瘤激酶)重排

約3-5%的肺腺癌患者具有ALK基因重排。對應的標靶藥物包括:

1. 克唑替尼(截剋瘤 Xalkori)

第一代藥物。是第一個被核准用來治療 ALK 陽性非小細胞肺癌的藥物,也具有抑制 ROS1 重排的功能。缺點是藥效無法穿透腦部(中樞神經系統),容易出現抗藥性。平均控制病情時間約 8–10 個月

2. 色瑞替尼(立克癌 Zykadia)

第二代藥物。對多種 ALK 抗藥性突變有效,穿透腦部能力佳,可治療或預防腦轉移。通常用於克唑替尼治療後失效的病人,也常作為一線用藥

3. 洛拉替尼(瘤利剋 Lorbrena)

第三代藥物。為目前最強的 ALK 抑制劑,能夠針對多種 ALK 抗藥性突變(包括 G1202R 突變)。穿透力最強,可控制中樞神經轉移。通常用於第二代藥物治療後出現抗藥性時。在部分國家也開始被核准作為第一線治療選項

 

靶點三:MET基因異常

MET基因的異常包括和MET外顯子14跳讀突變MET擴增突變

針對MET外顯子14 跳讀突變,首選藥物是卡馬替尼(泰芮塔 Tabrecta)卡馬替尼已通過 FDA 核准,用於一線與二線治療

針對MET 擴增突變,目前還沒有全球明確核准的首選藥物,但臨床上最常使用是克唑替尼(截剋瘤 Xalkori)卡博替尼(癌必定 Cabometyx

 

靶點四:ROS1重排

ROS1重排約佔1-2%的肺腺癌患者。對應的標靶藥物克唑替尼(截剋瘤 Xalkori)

 

靶點五:RET基因重排

RET基因重排約佔1-2%的肺腺癌患者。對應的標靶藥物為賽爾帕替尼(銳癌寧 Retevmo)

 

靶點六:KRAS 突變

過去 KRAS 被認為是「無法標靶的突變」,但現在已經有針對 G12C 突變 的專屬藥物問世。對應的標靶藥物為索托拉西布(洛滿舒 Lumakras)

 

靶點七:BRAF V600E突變

BRAF V600E突變約佔1-2%的肺腺癌患者。對應的標靶藥物包括達拉非尼(泰伏樂 Tafinlar)曲美替尼(麥欣霓 Mekinist)

 

🧪 為什麼基因檢測很重要?

在開始標靶治療前,進行腫瘤組織或血液的基因檢測,可以找出是否存在上述基因突變。這有助於醫師選擇最適合的標靶藥物,提高治療效果並減少不必要的副作用。

 

💡 小結

標靶治療為肺腺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,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適用。透過基因檢測,找出腫瘤的特定突變,才能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。建議患者與醫師討論,了解自身的基因狀況,制定個人化的治療計畫。


📚 想了解更多癌症治療的知識?
👉 前往我們的 健康新知專欄 查看更多實用文章!